如何快速提炼数量关系题的有效数学信息?

发表时间:2025-06-26 16:41作者:赛秦公考

赛秦公考发现:陕西省考行测中,数量关系题因题干冗长、干扰信息多,易导致考生陷入无效读题耗时。精准抓取关键数据与逻辑关系,是提速解题的核心能力。


一、三步识别关键数据:过滤冗余信息


锁定数字与单位:

用横线标出所有数字(如“120人”“30%”“5天”)及其单位(人、%、天);

排除描述性数字(如“三大举措”“二十年来”)。

抓取关系词建立关联:

比较类:“比…多/少”“是…的几倍”“占比”;

变化类:“增长”“减少”“同比/环比”;

分配类:“每人分得”“每班分配”。

识别隐藏条件:例如“往返速度不同”隐含速度差;“最后一天只完成一半”暗示工作量分段计算。


二、符号化语言转译:抽象问题具象化


关系式速记法:

题干描述

数学转译

“A比B多20%”

A = 1.2B

“A与B的比值3:2”

A/B = 3/2

“C是A、B和的1/3”

C = (A+B)/3

图形辅助建模:行程问题→画线段图标注速度、时间节点;浓度问题→画容器图标注溶液质量、浓度值;年龄问题→画时间轴标注年龄差。

如何快速提炼数量关系题的有效数学信息?



三、逻辑链快速整合:构建解题方程


目标反推法:从问题出发确定所求量(如“求总成本”);逆向寻找关联量(成本=单价×数量,数量=原量+增量);按逻辑链拼接已知条件。

关键矛盾聚焦:例如工程问题中,若出现“甲先做3天,乙加入后合作完成”,核心矛盾是甲独做量+合作量=总量,直接设总工程量为1,建立方程:
甲效×3 + (甲效+乙效)×T = 1

选项验证替代求解:对复杂方程题,代入选项反推(如“答案在30-40之间”,优先代35验证)。

赛秦公考总结:有效信息提炼的本质是去语言化、建数学化。通过关键数据靶向定位、符号系统高效转译、逻辑链条定向拼接,可将平均读题时间压缩40%以上。掌握这三步,方能在陕西省考数量模块中实现“快准稳”破题,为行测高分赢得关键筹码。

相关阅读

扫码添加赛秦

公考规划师

扫码关注赛秦

公考公众号